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天才科举路 第34节 (第6/6页)
平顿时先紧张起来,早知道方才他就不那么让二弟显眼了。 而徐韶华听了于沉的问话后,只是微微一笑: “回大人,依我大周律规定,社学之所,受县衙之辖。换句话说,乃是县令大人与教授大人共治,亦受您教导,学生向您行弟子之礼,乃是情理之中。” “好一个情理之中。” 于沉忍不住赞了一句,若是说方才他为少年的容貌而惊艳,那么此刻少年的应对显然更让他有兴趣: “方才听你所言,你对大周律亦有研究?” 于沉说着,便引着徐韶华朝社学内走去,让几位先生出门为其余学子登记。 徐韶华一边走,一边道: “回大人,不敢称研究,只不过是死记硬背罢了。” 徐韶华并非是谦虚,相较与用法灵活,量刑轻重,他如今还在摸索阶段。 虽然童生试对此并未做要求,可是这些日子从文先生留下的书籍记载中,之后的乡试、会试乃至殿试都会对此有一定要求。 毕竟,若是中了进士,他日外放出京,做一地父母官岂能是个对律法量刑一概不知的庸碌愚鲁之辈? 于沉闻言,还真考校了徐韶华几句,没想到那些律法条文,他只起了个头,徐韶华便可以接上。 一时间,于沉颇为惊讶: “你对律法这般熟悉,莫不是准备他日走补缺之路?” 补缺,是为从举人起可在七品以下官员又空缺之时,择优录取。 而这里,对于律法民生的要求远远大于四书五经,也是一些无力再进一步的举人的选择。 徐韶华闻言,面色有一瞬间的古怪,但很快便恢复平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