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_第267章 真假难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7章 真假难辨 (第2/4页)

秦源之意,不过秦源对答如流,看不出任何的破绽,而且说得句句在理,尤其是最后一句,断绝北士归南之心,更让诸葛恪为之耸然。

    长期以来,魏强吴弱,吴国这边投敌叛国者,俯首即拾,而魏国降吴者,则是廖廖无几,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投降来的,却不问青红皂白给杀了,那后果可能是让那些准备降吴的魏国将领望而却步。

    所以,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诸葛恪是不可能斩杀秦源的。

    不过就凭秦源的这几句话,就让诸葛恪再无疑心,全部相信于他,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对待这类阵前的降者,诸葛恪必须要谨慎再谨慎,不能存一丝一毫的侥幸。

    “只以为秦将军是一位冲锋陷阵的勇将,没想到还是一位能言善辩的学士,真是失敬失敬啊。”诸葛恪打着哈哈道,这个时候他也不提秦源是真降假降之事,反倒是称赞起秦源的学识来了。

    秦源也算是世家子弟出身,也是识文断字的,不是一般的蛮士莽夫可比,他早已听出了诸葛恪的言外之意,显然诸葛恪对自己考验尚未结束,还好司马师给了他好几套的剧本,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还好现在的剧情发展,还没有跑出剧本的范围,秦源勉强还能应对得过来。

    汉魏时代的武将可不象后代的武将那样和文官是泾渭分明的,这个时代的武将大多也是有也饱学之士,比如羊祜杜预,不仅是一代名将,更是一代文人,包括诸葛恪本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