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 第434节 (第5/6页)
时扑棱下翅膀,瞅着就像小姑娘和大公鸡在相互追撵一般,都不会走错道。 季茹娘迟疑了下,也觉得自家这大公鸡变聪明了些。 “大概是物随主吧,阿垚妹子瞅着就是个聪明的,大公鸡跟了她,脑袋灵活也不稀奇,对,就是这样。” 赵杰福好笑地摇头,傻媳妇,这不是拐着弯说自己不聪明么? 憨不憨! …… 离了赵家,潘垚一路向南边而去。 她都问清楚了,赵杰福的族叔唤做赵大宝,老仙儿给她说过的故事里,倒是没有提过老师父的名字,她将老仙儿压箱底的那些手札和记录都瞧过,也没见过小庙一派开山祖师爷名字的记载。 倒是后人提过一句,说是赵姓的大师,善占卜。 按老仙儿的说法,这叫做只做事、不留名,行的是大道。 今儿听了季茹娘的话,潘垚心里起了狐疑。 哪里是啥大道呀,说不得是老师父嫌弃自己的名字不够响亮,这才不爱留名。 姓氏相同,从皮行转巾行的经历也相同,潘垚有九分九的把握,这赵大宝就是她小庙一脉的老师父。 据信件上的地址来看,老师父这会儿正在州城里做着巾行,算卦占卜,解八字测姻缘,混迹在市井之中。 潘垚轻叹一声。 老师父已经出了山门,想来,此方时间,府君已经被害了。 …… 接近年关,虽然冷风呼啸而来,州城却不失热闹。 戌时的梆子刚刚敲过,天洲城里陆陆续续已经点上了灯烛,星星点点的烛光微弱,却也汇聚成了万家灯火。 长宁街是城中最为热闹的坊市,两边是鳞次栉比的商铺,河堤边有三层高的大酒楼,再往南面有楚馆秦楼,红灯串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