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三章,缅甸保卫战3。 (第4/10页)
情!”“好了,先不管这些!此地不宜久留,将能带走的物资统统带走,咱们继续搜索前进!”伍楠大手一挥道:“不过咱们已经暴露了行踪,接下来的行程会更加艰险,大家务必都要打起精神来!” “是!”“把吃的和穿的都带走!”“出发!” 战士们麻溜的将鬼子身上的干粮和军鞋收为己用,至于鬼子的枪械、弹药倒是没有搜走,因为这些玩意太沉,而且他们身上携带的枪支弹药足够使用! 德国入侵苏联之后,苏联与美英结盟,并签订《租借法案》从西方盟国手中获取急需的战争资源。但是德国潜艇的存在和北冰洋恶劣的海况使得通往阿尔汉格尔斯克的北极航线危机四伏,而苏联的远东港口又被日本封锁,途经地中海向里海和乌克兰运输物资的航线沿途也基本被轴心国控制,同样不安全。 然而伊朗在1938年完成了从波斯湾的沙普尔港到里海沙阿港纵贯伊朗领土的现代化铁路干线建设,恰好能满足《租借法案》运输物资所需。于是美国、苏联、英国便盯上了经由波斯湾港口穿过伊朗,向中亚地区运输物资的途径。英美苏三国还担心伊朗与英国合资的阿巴丹炼油厂落入德国之手,该炼油厂在1940年时的石油制品产能已达800万吨,一旦丢失,将会对盟国的作战行动产生很大影响。 另外,伊朗与苏联的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个加盟国接壤,在战略上对于苏联非常重要。一旦被德国占据,苏联在高加索的油田将会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而作为大后方的中亚地区也有可能不保,和印度等英国势力区之间的陆路交通也会被切断。 鉴于以上几点重要因素,英、苏先后两次向伊朗发起外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