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四章,缅甸保卫战32 (第9/11页)
只可惜这一切来得太晚了些!为了能最大化提升运兵效率,鬼子驱逐舰和炮艇只能选择河面不太宽的河段,而且在来回摆渡过程中,鬼子的驱逐舰和炮艇只能是垂直江面,这就使得它们受攻击面积最大化。 在如此狭窄的水域,又是摆渡状态的鬼子舰队想要躲避如此密集的鱼雷攻击,并且还想着顺带着发动反击,这谈何容易? “八嘎呀路!”“死啦死啦地!”“完了完了!”“天照大神保佑!” 鬼子军舰当真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只能眼睁睁看着鱼雷越来越近,一船的鬼子陆军和鬼子水兵都充满了绝望,变成了一群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然而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短短一分钟时间过后,16发鱼雷便先后冲进了鬼子舰队所在的河段。 挡在最前面的两艘驱逐舰和两艘炮艇根本来不及调整好姿势,便被一到三枚不等的鱼雷狠狠击中。空气是气体,是可以压缩的,炮弹导弹命中军舰舰体爆炸的时候,四周空气会被压缩,起到缓冲的作用。 而水是液体,是不可压缩的,其密度是空气的772倍左右,鱼雷攻击的是战舰水线以下部分,鱼雷战斗部爆炸所有的能量通过水全部作用在军舰或者潜艇的外壳上。 这就是著名的”倍增效应“,如此大的能量足以撕裂军舰的船体材料。最可怕的是,鱼雷定深低于舰底爆炸,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气泡。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因此爆炸冲击波裹挟着气泡冲击舰底并扩散,形成泡沫喷射,冲击波作用在舰体上,将舰体破坏和顶起。 而后扩散的泡沫又“稀释”了水的浮力使舰体下沉,舰体处于上下震荡状态,被破坏的舰体经过几次“弯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