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一章,形势逼人。 (第6/10页)
是愿意与英法合作,制止德国侵略,从而保证自身的安全。然而英法出于种种原因迟迟不愿为与苏结盟付出应有的努力和代价,而德国却不失时机地给予了苏联所需要的一切,再加上波兰等东欧小国的极力阻拦,不愿意苏联出兵波兰进攻德国,最终导致三国谈判破裂。 最后苏联与德国牵手,苏德双方于8月23日在莫斯科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议定书》,有效期为10年。 同时由于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始终未能在战前建立,这一结果无疑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促使苏联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从而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而就在此时,日本关东军在1939年5月中旬,挑起的诺门坎事件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日军在1938年7月底进攻黑龙江,对沙草峰、张鼓峰等高地展开反复争夺,最后日本吃了败仗,主动与王以哲媾和。 但是,日本内阁和军方中的“北进派”并不甘心。裕仁天皇为了安抚好战的陆军将领,允诺他们可以再度向王以哲挑衅。战役初期,日军屡屡得手,进展顺利。 但是到了8月下旬,王以哲指挥黑龙江军机械化部队全线反攻,将日军第二十三师团1.1人全部围歼,日军两名联队长烧毁军旗,自杀身亡。 由于此番诺门坎事件日军比原历史上强大了许多,装备了大量新式战车和反坦克武器,王以哲此番受到了更为严重伤亡。 王以哲8月20日总攻时投入坦克524辆,装甲车385辆,压制火炮542门,飞机500架。整个战役王以哲有超过7比1的坦克装甲车数量优势,6:1的火炮数量优势,3:1的兵力优势,但伤亡比日军更大:阵亡9703,受伤15251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