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_第500章 爆菊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0章 爆菊花 (第2/7页)

新建了一个翰林学士院,又建了一个监察院。翰林学士院其实就是把原来太孙府的学士、舍人等这些学士才子们,给换了一个新地方。当然,易风也不会吃饱了没事干折腾一个翰林院出来。翰林学士院的建立。当然是有重要作用的。

    隋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则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封驳政令诏书。而内史省则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三省本来是各有职守,相互制约,比起前代,这种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相权一分为三,增强了君权。不过开国之初设立的这个制度,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也有些走样。本来因当是最重要的决策和审议机构,门下省和内史省,却因为尚书省长期以来的不断增权,最后根本难以制约到尚书省。甚至成了尚书省的附属机构,三省分权,实际上成了尚书省一家独大。

    高颎原来是尚书省左仆射,现在则是尚书令,更进一步,在太原朝廷中威望更高,门下与内史二省长官副官基本上也都是高颎的人。其中负责起草诏书的本是内史省内史舍人的专职,可现在内史省都基本上是高颎的附属机构了,易风肯定用之不便了。而易风现在也不想马上动三省,因此便直接设立一个翰林学士院。表面上自然是对原来太孙府的学士舍人们的一个优赏宠信,实际上却是赋予翰林学士们草拟机密诏制的重权。设立翰林学士院后,内史省草诏的权利便一分为二,内史省保留了起草一般臣工的任免以及例行的公告权。称为外制。而翰林学士则专门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赫、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为内制。这样一来,易风这个监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