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集电影学院的牛B生活 第九章一衣带血,两国暗战 (第5/11页)
和文化感知的模式根本就是非常先进的。可以说,不用给我们一个太好的体制,只要是一个不太烂,或者说还没烂到根的体制,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绝对是世界顶级的。 但是,是怎样一个烂到了令人发指的体制和指导思想,活活的把几亿人全弄成了电影白痴! 每每讨论起这些,易青和他的同学们都会义愤填膺,捶胸顿足。不是中国人拍不出世界顶尖的电影,从奥斯卡到戛纳,到世界林林种种的所有大小电影节的关键奖项,中国电影几乎都拿过了,事实证明中国电影人的整体水平是世界前列的。 但是,中国电影家弄得东西不被中国观众所欣赏和理解,这又是一个尴尬的现实。 好莱坞着名的调查员乔治?;格莱尼,在进中国的那一年,给美国人弄了一个中国电影市场的报告,在里面轻蔑的指出,中国电影是“一流的电影家,二流的放映机制,三流的观众。”并且提议梦工厂每年向中国输出的大片应该以最媚俗的商业片为主,而且数量不应超过十部——因为“中国&25163;&26426;&30475;&29255;&32;&65306;&65324;&65331;&65322;&65334;&65327;&65316;&65294;&65315;&65327;&65325;人只配看这个”,“多了中国也消化不了”。 乔治还声称,美国电影进军中国市场的时机远远还未成熟,因为“同我们相比,这个国家还过于贫穷了……许多人甚至不知道电影和电视的区别,常常把电视明星的演技和电影明星的演技放在一起评论”。 这就是着名的乔治报告,这个报告从九十年代第六代电影人次看到并愤怒声讨开始,到今天易青和他的同学再读到,一次次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