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二章 访谈录 (第2/6页)
完全取决于节目质量。 他喜欢杨兰的切入点,没那么谄媚,可着劲儿的吹捧嘉宾的那点荣誉;也没那么做作,故意显得很深刻。碰到这样的主持人,他还是愿意聊聊天的。 “先我澄清一点,电影有类型之分,但我接戏的时候,是不看类型的。我以前很穷,基本给钱就去演,只是找我的都是艺术片,没有商业片,因为不帅嘛。后来生活能保障了,就凭着自己的喜好去挑,我喜欢这剧本,那我就演,当然也有人情绑架的情况。我早期拍了很多艺术电影,就说我是文艺青年,后来转商业,又说我背叛艺术,追求金钱……这种强行打标签的做法,我觉得,觉得挺可爱的。” 褚青顿了顿,才用了可爱这个形容词,继续道:“与其说是我转型,倒不如说是产业转型。以前拍商业片赚不到钱,所以艺术片兴盛,现在市场火爆,商业片自然就翻身了。其实演员的选择权非常小,永远跟着产业变化而变化,就像现在,我再想演一部《小武》都很难,因为没人拍了。” 哟! 杨兰有点惊奇,没想到这个见证独立电影兴衰史的家伙,居然会这么讲。她临时调整了问题,道:“那你认为,艺术和商业该怎么区分?是故事情节,演员阵容,还是纯粹指票房?” “都不是,我觉得就两点,一个是否通俗化,一个是否符合大众的观影趣味。像《甲方乙方》,才卖了三千来万,但它就是部商业片。像《山楂树之恋》,卖了一亿多,但你能说它不是艺术片么?观众有时候会受到宣传误导,可本质是不变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