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5 (第1/4页)
他找人刻了一块碑, 立在外卖社办公的大杂院门前, 右侧用大号字体刻着官家赐的这个称号, 左边刻上首批加盟的店铺名称, 再往左留下半片空白, 写满为止。 汴京城沸腾了, 比官家赐字时还热闹,一家家店铺找上五味社, 哭着喊着要加入。 司南来者不拒, 笑眯眯地发给他们外卖小牌牌,然后在他们殷切的目光下,把店铺名字刻在石碑上。 不止是食铺, 还有首饰铺、成衣铺、酒坊、粮油铺等。对于这些商人来说,名声可比那一星半点的外卖费重要得多。 别说,司南还真没忽悠他们,这些人很快就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 先说广告,上百位外卖员骑着自行车,插着小旗子走街串巷地吆喝,想不出名都难。 再有,外志社中的妇人和少年骑手反而占有极大的优势。 从前后宅妇人极少点餐,说到底是觉得不方便。如今有了“女骑手”就方便多了,直接送到后宅。 贵人们就像跟风似的,时不时就要点个“下午茶',或者哪个店铺出了新鲜的布匹首饰,都要叫过去瞧一瞧,就算看不上眼,不过搭上少许跑腿费罢了。 ——这也是后来司南新添的规则,若交易达成,外卖费由店家出,若退货,跑腿费由买家出。 数日下来,那些茶点铺、成衣铺、首饰铺、香粉铺的红利竟翻了一番。对于店家来说,无疑是意外之喜。 石碑很快就刻满了。 正值三月,进士科考试。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名外地举子涌入汴京,问起汴京城的新鲜事,势必说到这块“功德碑”。 举子们呼朋引伴前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