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3节 小气宰相误大事 (第4/5页)
事到如今他没有太多的选择,无非是要么投宋、要么降蒙、要么自己独立一方这三条路。第三条路显然在当时的情况下行不通,那就只有投宋或降蒙了。 但他通过对比宋蒙双方,认为还是南宋更开化文明些,身为蒙古族汪古部的他竟然愿意投奔南宋,因此在蔡州城破之后的第二年,汪世显屡次向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请求“内附”南宋。 汪世显归附并不是空手来归,而是带着地盘、军队和辎重来的,可谓是要地有地、要兵有兵、要钱有钱。地盘是秦州、巩昌一带,地域面积不小,地理位置也很重要,是进陕入川的重要门户,不光如此,汪世显的兵马也还不少,足有十万之众。 有他守着,宋朝助兵送粮,有得打! 面对这样的一支强大武装势力如果前来投靠,按道理说南宋朝廷怎么着也应该大喜万分,开诚接纳,加官晋爵,高官厚禄的好好从上到下安置一下吧。就是不来投靠也要好好地主动争取汪世显,可是南宋朝廷面对汪世显的归附请求,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没有促成此事。 原因也不复杂,那就是汪世显多次向四川制置使赵彦呐投书请求归附,而赵彦呐也向朝廷请求再四,可是丞相郑清之却对此并不感冒,因为在端平入洛之时他让赵彦呐出兵,赵彦呐没有给予配合,不发一兵一卒,恰好端平入洛又功败垂成,于是郑清之便对赵彦呐很有意见,二人产生了矛盾。 因为看到赵彦呐出面招降汪世显,郑清之才百般阻挠,生怕日后二者关系密切,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