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宋_第287节 找到了知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7节 找到了知音 (第2/4页)

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对泉州的评价。

    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朱熹任泉州府同安主簿,泉州成为他考中进士后首先出仕的地方。此后朱熹常到泉州各地讲学,绍兴二十八年,他在泉州讲学时称泉州为“温陵”。

    朱熹年幼时就曾跟随父亲朱松到过泉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晋江安海东西两市商人因争夺码头发生械斗,榷税官难以控制。于是朝廷差官临监,始置石井镇。朱松为首任石井镇官,工作之余,他常教化百姓,启迪文风。

    泉州成为“海滨邹鲁”、“文教昌明”之邦,与朱熹的教化有着密切关系。《泉州府志》称,朱熹“过化”后,泉州“民风更变”,民间婚丧喜庆悉“遵朱子家礼”。

    他在泉州讲学期间,在城内创办小山丛竹书院,亲自讲学授徒。

    嘉定四年(1211年),朱熹之子、担任通判的朱在受邀在晋江安海镇西主持筑建石井书院,规制仿州县学宫。朱松讲学的石井书院,是晋江县最早创建且至今犹存遗址的书院,其与小山书院、温陵书院和欧阳书院合称为“泉州四大书院”。

    现在王林一说,孟之祥这个太尉,官职大过王林的七品芝麻官,不得不去小山丛竹书院转了一圈!

    否则,王林可以弹劾他不崇理学,目无官家!

    王林要是没提到小山丛竹书院,孟之祥可以不用去,他既然提到,孟之祥不能不去。

    御史够讨厌!

    ……

    “他X的,该死的御史,这些人是最坏的,心最黑的,连同朝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