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二十七章 书记吏的小心思 (第3/4页)
好提高啊,不提高,咱们这么辛苦讨论有什么好处? 看,从何处购买,就得讨论半天,然后选择一个能让大家都最大获利的方案。 然后再讨论买多少药材、买什么品质的药材。 越是高品质的药材价格就越高,所以上报的都是高品质药材,然后实际采买的是低品质。 如此种种,讨论好了,预算也做完了,与户部打打嘴皮子账,最后大差不差总能拿到八九不离十的款项。 于是,与这笔款项相关的所有人员都能先分得一层“过手费”。 而这笔款项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可以与卖家扯扯皮,拿些回扣,这又是一项收入。 至于商人,也不会亏本。 药材喷水压秤、或以次充好、更有甚者药材夹着杂草卖,甚至是假冒伪劣,比如,用牛蒡根、商陆根或者山莴苣冒充人参。 如果这名书记吏在上一次能有机会与商队谈下长期供货业务,那么以上那些“浮冒”出来的银两,可以直接、全部进入他的口袋。 因为他是直接接触的卖家,没有经过朝廷,没有人能与他共享。 毕竟这种合作,郑春秋以及四皇子,出于他们“高贵”的身份地位,不会参与。 太医或许能瓜分点,那又能有多少?大头儿不还是进自己腰包? 书记吏把孟武拉到边上,避开太医的视线,耐着性子磨嘴皮,好事总是多磨嘛:“小兄弟,你看你这车队,路上人吃马喂的也不少花销; 你死扛着价格不降是替谁扛?又落不到自己腰包,何必呢? 倘若你一时半会儿卖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