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十三章 母子争论,求同存异 (第3/4页)
好、水泥厂也好,这些厂子都是以小宝的名义开办,并且是“多方集资”的产业,楚家人人都有股份。 皇帝想买方子,得寻思寻思跟谁买、怎么买,就算皇帝想吞都得好好思量思量。 自打楚清当了临洋侯,她就没在自己名下开办任何营生! 有时候楚清自己私下里都觉得自己招恨不冤——她是没跟任何人抢生意,她经营的都是独家买卖,但是她抢了市场啊! 在楚清家产业没有开花的时候,大宣的gdp别说增长,有些年头甚至是负增长,每年全国生产总值是有数的。 市场就那么大,楚清不但抢了已有市场,还开辟了独有市场,然后她能抢别人的,别人很难染指到她的。 除非是皇帝,或是能借到皇帝的光,比如郑春秋。 这是值不值五十两银子的问题嘛,这是楚清的根基呀。 不冤?小宝可不这样认为。 雇工被人收买、盗窃配方未遂之事被小宝知道后,倒也没对那雇工做些什么,只是让人把他送去县衙,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那是徐光泽的事儿。 只要老徐还想搞经济,自然不能容忍这些妄图sao扰他财神爷的人。 但是与娘亲聊天,听到楚清说自家被人诋毁和破坏,也不冤枉时,小宝可就不能忍了:“娘亲,有生意大家做,咱家抢别人啥了? 你种棉花之前,大宣种了没有?种了吧?种不成赚不到钱怪谁? 黄豆就长在地里,不是咱家凭空变出来的吧?那他们不榨豆油怪谁?能想起来榨芝麻油,南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