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八章 背后的人? (第1/4页)
皇宫。 皇帝今日思绪烦乱。 十天前,持续一个多月、对楚清家产清算,各地的结果出来了:楚清的全部货物、铺面加在一处,与上缴皇帝的总数相差不多。 这个结论出乎皇帝意料,怎么能是相差不多呢?朕只拿了两成不是吗?那楚清手里应有八成才是! 于是下令,重新核算,今天又出结果了:并无疏漏。 那钱都哪儿去了?难不成,真的招兵买马,准备起事了吗? 按说,不论是谁,一旦与“谋反”这个词联系上,几乎都是将人立时监管起来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长短和结论,全凭皇帝旨意。 并且,这一次与上次张御史说楚清“造反”不同,上次朝堂上的来言去语皇帝是全程参与的,并不上心。 可这次,直接就是各地奏报,没有起因、经过,只报告现象,而现象就是结论——楚清“谋反”。 可皇帝拖了这么久迟迟没有下手,是在他好不容易从“走火入魔”的状态中自拔之后做出的决定。 做出推迟动手的决定,有一半原因在于对自己私库的考虑, 他要在楚清得到消息之前冻结她的资产,加以盘点,分出一部分转进私库,免得抄家时都充了公。 而执行冻结资产命令的就是密侦司。 另一半原因在于楚清是个女子。 楚清以女子之身做官这件事,唯一得到的好处,恐怕就是现在了,没有因“风闻”而被直接问斩。 因为皇帝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楚清真有反心,那以她的头脑,不可能不知道她和她的孩子想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几乎没有可能。 毕竟哪怕是起义,也要打着一定的名号,比如“时日曷丧,予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