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八十五章 砰!,唉! (第3/4页)
没把郑春秋送走!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没听传话的太监说嘛,皇帝脸色极其不好。 郑春秋一边继续扮演着受惊后的疯傻,一边在心里急速想着应对之策。 可越是急,就越难以集中精神,竟然满脑子想的都是—— 为什么许念平不把那些东西带回来?! 为什么许念平这时候去传圣旨,就不能过段时日再去? 为什么楚清不主动上缴?! 为什么楚清不亲自绘制图纸?! 为什么……她为什么就辞官了! 话说回来,这次事故,郑春秋真的要担主要责任。 造作坊的烟花工匠,早就建议过“没良心炮”的那张图纸上,炮管后面的方形板子应该有机关,不会是和炮管一体的底子。 可郑春秋非说那是楚清材料不全、工艺不行,无法做出炮筒子,才导致那样的结果。 理由是,他买的那一车烟花爆竹,都是从各地运进京都的,与造作坊的都不一样,种类繁多,但都是把底子安在炮筒里面。 而不管哪个地方做出的二踢脚,都是用黏土做底子两头堵,黏土要比纸筒子硬,所以,他们炮筒底子的铁板要焊接的厚实一些,要比筒身厚。 哎呀呀,炮筒子做成水桶,也是没谁了。 匠人们一再解释这样不行,但是郑春秋是什么人?高官哪,工部尚书,正三品大员! 卑微的工匠,提出建议也是卑微的,正三品大员怎么能听得进去?这些工匠读过书吗?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利索的人,能有什么学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