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七章 今儿吃哪儿啊? (第2/4页)
说不是一块,而是三块,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把喜欢的东西都挂在身上。 脸上是一副稚气而霸道的神情,时不时来上一句:“小爷饿了,今儿吃哪儿啊?” 如此“花枝招展”地游走在淞江府各处,名为“游学”,实则“游手好闲”。 很快,“宝清技师学院”的少东家来到淞江府开分院的消息全府城都知道了,下面的辖县知道得也不慢,毕竟已经开办了一处分院。 办学这种事,在大宣只要有秀才功名就可以,所以江南的私塾更是多,经济发达地区嘛。 只是,私塾和私塾也不一样,师资力量差距很大。 但是宝清技师学院的师资力量,直逼各大书院,都不屑于跟普通私塾相比。 大宣的书院与私塾很是不同,有点像私立中学和幼儿园的区别。 这些书院的投资方可能是某个大家族,聘请的也是颇有名气的一个或多个“大儒”。 所以无论从占地面积、校舍屋宇、教师名气等等方面,都完胜私塾,就连笔墨纸砚,书院都给提供中上等质量的。 而小宝的技师分院,占地面积比最大的书院还大(因为偏远,地价便宜);校舍屋宇比书院气派(用青砖盖楼,才不用木质结构,防火得很);教师都不是大儒,却都是当地有名的工匠。 要说教材和笔墨纸砚,呵呵,人家有自己下属的印刷作坊提供,全套的,想要多少有多少。 这样一来,就给老百姓一种感觉:都是读书,不如去宝清技师学院,花钱少,还能学一技之长。 因为就算不是读书那块料,也能识个字,算个数,再说了,从这个学院出来也还有工可做,人家承诺了:包教包会包分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