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十四章 屠狗辈 (第2/6页)
仗义是什么,是重情义、是主持公道。 《论语·为政》中有一句:见义不为,无勇也。是说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是怯懦,是放弃道义和职责的不义之举。 千百年来被读书人、当权者倡导的思想普及到民间,而真正去实践它,每每是不是读书人。 为什么?因为趋利避害。 那“屠狗辈”都傻吗?还是他们只追求他们的“乌托邦”? 现在的楚清知道了,都不是,是这些“屠狗辈”真的在贯彻、执行这类规范。 他们能不懂趋利避害吗?当然懂,可总有一些人会为他们心中的“义”而努力,有人敢于炸碉堡,有人敢于堵枪眼。 当人们想:“这件事如果有人能怎样怎样就好了”的时候,真的有人就那样做了,他们才是英雄。 不是说所有的读书人都负心,也不是所有的底层人都仗义,而是只有真去“屠狗”的人才算仗义。 引导世间道德规范之人在权衡利弊,“屠狗辈”在真正践行“义”,这才有了“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样的话。 若“义”的倡导者们倡导完了都去权衡利弊了,那么谁来执行“义”? 家里的小子们不是楚清的仆从,他们与楚清之间没有契约,不是为了主子尽忠尽勇,他们是遇到了他们认为值得的人,才会如此选择。 他们的“义”就是:士为知己者死。 楚清不知道的是,这种心态不止护卫小子们有,家里小子都是这么想的。 不然,楚家那些铺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