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十四章 阴魂不散 (第2/4页)
胡恒秋这个“话务员”当然报给皇帝。 于是这桩案件就变成自上而下调查,郑春秋内心的春天,重新料峭。 “臣不知情、竟有此事?岂有此理、臣御下不严、监管不力、臣请罪!” 以这套说词为基础,配以“先茫然、再惊诧、继而愤怒、然后痛心疾首、最后哭求请罪”的一系列cao作,郑春秋侥幸脱险。 把下属卖了“背锅”、让此案立即了结是最快捷、也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郑春秋现在唯独庆幸早早与四皇子取得皇帝允准,承接沃斯玉矿的开采工程。 君无戏言嘛,不然皇帝肯定会继续追查下去。 郑春秋虽然勉强摆脱盗窃风波,但他也知道,如果接下来的采玉任务不能让皇帝满意,那他这个工部尚书指定就是干到头了。 郑春秋越想越是紧张,仅有的那一丝庆幸荡然无存。 因为薛正浩已经被斩了! 薛正浩当初请罪折子和请战折子一起呈递,还自费承担战俘口粮,并自请罚俸三年,才侥幸躲过一劫,可是没几天不就又出了事? 战俘越狱、出逃,是临洋侯出手才顶住沃斯人又一次的“阴谋”,这一下子就让薛正浩再无翻身余地。 之前的“贼至可出军而不出者,战斗而观望不救者,为斥候而不觉贼来者”等罪责,勉强算是用钱买命的方法延缓下来了,可战俘越狱之事一出,人头落地了。 自己则是照着图纸都整不明白那个“没良心炮”,就算做出炮筒子,火药包又不如人家的好,现在又出了盗窃一事…… 武将本就不多,戍边大将都说斩就斩,自己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