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五章 曰了 (第3/5页)
?” 最后这句话有些扎心,因为皇子们,包括二皇子,都还没机会深入六部去实习。 公使馆都没有弹劾的事情,一群“皇家待业青年”凭什么置喙? “那你家那个楚国呢?”十皇子不甘心,旧话重提。 楚国他们是与楚清签过卖身契的,虽然后来楚清把契书都还给他们了,但是签契的时候有公证人,还给他们的时候可没有。 所以在外人眼里,还以为这些人是楚清的家丁。 那名字里带有“国”字,就跟楚清有脱不开的关系。 “楚国怎么了?”小宝反问:“哪条律法规定名字里不可带有‘国’字了?” 还真没有! 大宣没有任何一条律法规定不许使用“国”字做姓名,只是百姓似乎自觉回避了这个字,究竟为什么,也没人说得清。 小宝说道:“春秋时郑国大夫国侨,被孔子称为‘古之遗爱’听说过吧?人家又叫国侨!,为何叫国侨?因为以父为氏,他爹是郑穆公的儿子,公子发,字子国! 对了,说起郑国,战国时期韩国有个叫郑国的,知道不?” 皇子们一脸茫然:郑国?刚才不是说春秋时期的国家吗? “郑国!”小宝强调:“郑国渠知道不?战国时期韩国的水工,人家可是水利专家,修了郑国渠!” 皇子们还是茫然,小宝也迷惑了:“你们不读《史记》的吗? 郑国修渠是真,可也担负延缓秦军东出步伐的使命,修渠一段时间后被秦王嬴政察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