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1  (第2/4页)
 三叔确实还算明白,但也仅此而已,当不了官,做不了大学问,却能当个四平八稳的书院山长,培养些好学生出来。    这话,皇帝陛下可以说,舒清妩就不能跟着夸了。    她也不知道萧锦琛费神跟她说了这么半天到底是为什么,只能跟着找些话题。    “清平书院的学生都很勤奋,往常都不肯歇息,他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一年不中就要再拖一年,时间长了,一家人都要被拖垮。”舒清妩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大家闺秀,家里许多事她都清楚,也都看在眼中。    “有人富贵滔天却一字不肯用心,有人贫穷无物,却艰苦不肯放弃,只科举这条路难上加难,不是努力和用功就可以达成所愿。渐渐的,有些人高中为官,有些人继续苦读,有些人放弃书本回乡,不再展望青云路。”    舒清妩缓缓说着。-    -    并非所有人努力都能有回报,三年一开的恩科,一榜二榜三榜,进士同进士加起来,少的时候不过数十人,今年是萧锦琛登基初年科考,要大批选拔人才,最后也不过百来人。    但举国上下,又有多少读书人?    萧锦琛今日不过是想问一问清平书院的近况,因为新一年的朝臣考评出来,清平书院的学生们虽职位都不算太高,但在百姓里的口碑都是极好的,上峰的考评有好有坏,却不影响萧锦琛对每个朝臣的评判。    仪鸾卫到底干的是什么样的差事,或许只要有皇帝陛下才知道。    科举考试,确实是农家子平步青云的最好途径,书院是教导他们如何考试,却也要教导他们如何做人,如何为官。    教书育人,才是正道。    相比之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