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董卓大传_第三十六章 三年光阴(过渡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三年光阴(过渡章) (第2/8页)

轻道路运输压力,康鹏命令当地都要种植玉米、土豆和辣椒,谁知道在云贵高原的高山寒冷地区,因为高强紫外线和高寒的原因,其中一批土种子竟然发生了变异,演化为新的种子,暂时解决了种子退化的隐忧,让康鹏有足够的时间开发海运技术,到海外另寻良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矿藏开采等事务也进展喜人,只是这些都是耗资大而见效慢的项目,三年时间只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已。(首发)。

    第一台以硫酸锌电池为动力的电报机在康鹏和黄月英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初平六年十月完成,当原始的电报机发出第一封电报时,康鹏激动得泪留满面,现在也只有康鹏知道这个发明的重要性,不过在半年后长安至咸阳之间的第一条电报线建成时,将咸阳的情况向长安发出汇报并且接受长安的指令,大汉朝上下才明白电报的威力,尤其是精明的三州商人完全陷入疯狂状态,包括亲如兄弟的长安艾、马都为了夺取电报线路的民间建设权而明争暗斗,但发电机还没有发明出来,电报机完全要靠硫酸电池驱动,康鹏为了节约目前能开采的有限资源,只能搭建三条分别通往襄阳、建业和邺城的电报线路,将电报建设首先用于军队,但是在三州商人的强烈要求下,康鹏又修改了电报线路的使用方法,允许民间以超高价格使用电报线路,只是军方拥有绝对优先权,从中大捞了一笔。\\从此,康鹏虽然身在长安,却能在两个时辰内联系到董卓军分处全国的三大军团,了解情况并且指挥部队,极大巩固了康鹏对军队的指挥权。

    对于康鹏曾经的死敌士族,康鹏颁布了士林保护法进行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