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4 (第2/4页)
许有5分钟左右、甚至10分钟的误差。”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4点换班之后,我也不是准时入睡的,而是约莫过了10分钟才真正睡着的。” “再来,除了教室的钟表,卡牌上也有时间的。发现尸体后,我看过卡牌时间,与钟表的误差并不大。” “所以,真凶调节了钟表指针在某个时间点的频率、催促大家入眠,但这个频率可能有时快、有时慢,但最终并没有真正改变时间。这其实可以看做系统帮我们降低了难度。” “综上来看,暂时默认昨晚大家看到的钟表的时间基本都是对的,至少误差不会太大。那么真凶的作案时间,依然不到35分钟。” “而考虑到不同个体受催眠影响入睡的时间有误差,真凶最开始给自己设定的整体犯案时间,也许只有30分钟。” “除此之外,李晓玉的催眠书上,有这样的说法——普通的催眠师,要先对被催眠者进行浅层催眠,至少3次后,才容易成功对被催眠者深层次催眠;资深的催眠师,才有可能跃过浅层次催眠,直接对被催眠者深度催眠。” “结合我们关于真凶一定进行了多次催眠的推论,这句话暗含了两个意思,第一,真凶不是资深催眠师;第二,普通催眠师对被催眠者进行了3次浅层次催眠后,第4次的深层次催眠,只是更容易成功,但仍有失败的可能。” “因此,不论是从整个犯案过程,应该只有30分钟的事实来看;还是从真凶不能保证深度催眠完全成功来看,他是不会离开教室太久的,他得随时盯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