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开张  (第1/4页)
    一月一次的大集果真热闹,来的人多,有家里缺了什么的,都肯上这儿来看看。    镇上的住户平时要买些柴火、鸡蛋的,也乐意这时候买,因为下面村子里来的人多,物价更便宜。    刘柱子手艺好,编的藤筐结实又能装,卖的是最好的,剩下一些妇人用的小蓖萝和藤筛子,则卖的慢些,但也一直有人来问。    “大叔,这藤萝里放的何物?”    快到晌午了,自家的藤编卖了大半,但庄可卿的豆干却一块都没卖出去。客人来来往往的,多是看个几眼就走了,不问也不好奇。    这时候突然有个人出声询问,倒一时让他没反应过来。    刘柱子愣愣的抬了头,只见一个儒生打扮的小相公站在自己面前,指着放在外面那块都要被吹干掉的豆干,一脸的新奇。    “啊、这是豆干。”结结巴巴的回答了对方,他怕好不容易上门的客人跑了,急急的把盖在豆干上的荷叶揭开,让对方看个清楚。    方方正正的,乳白色又带些微黄,倒是很有些像舅舅之前从北方带来的醍醐(奶酪)。只不过那东西又咸又酸,实在不符合他这个中原人的胃口。    刚刚大叔说这叫什么来着?豆干?    莫不是豆子做的?    想到这儿,赵常生彻底来了兴趣。    古人云君子远庖厨,可他这个新晋的县学儒生倒没那么在意,平时闲暇时不爱赏花不爱奏琴,偏喜欢研究些吃食。    就因为这上不了台面的兴趣爱好,他还被父亲教训过好多次。    “大叔,这豆干如何卖的?”    “一、一文钱一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