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4 (第2/4页)
笑了笑:“所言甚是。” 按照她的理解,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完全可以翻译成不要怂就是干嘛。 平日里大小战争她从来不怂,怎么到现在反而怂了? 这可是不应该的呀。 …… 趁着在南阳整军的这些功夫,曹初开始派人暗戳戳宣扬曹军干的好事。 都说做好事不留名,可曹初自认为自己没那么高尚,所以她不但要留名,还要让其他人知道。 堤坝之类的一直在修,坑也一直在挖,曹军在曹初的吩咐下几乎是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做好事,名声极好,已经到了去哪儿哪里的百姓夹道相迎的程度。 在她的有意cao控下,荆州的士人甚至还称曹初带的军队为“仁义之师”。 至于到底仁不仁义,其实没什么可争论的,毕竟曹初确实是在干好事,就连荆州守军看到她都和善相待。 曹初即便是带着军队路过,也没有跟那些守军大动干戈,哪怕自己这边的兵力数倍强于荆州守军,但她路过仅仅是路过而已。 荆州守军简直不要太感动。 果真是仁义之师! 听闻这些事儿的刘表:“……” 怎么觉得哪里不太对味儿呢? 很快他就知道哪里不对味了,因为襄阳传来急报,说曹初带着十几个人平平安安进城了,而且还是在荆州守军全程注视之下。 刘表险些傻了:“她怎么进去的?!” 襄阳可是荆州的命脉呀! 虽然曹初只带了十几个人进去,水花都翻不起来,但刘表坚信她绝不会满足于此。 这时候用狼入羊窝来形容已经不合适了,以往的经验告诉他,只要曹初进了襄阳,襄阳就等于落入了她的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