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9 问客何所来 (第3/4页)
酸,怎地拿了这泥罐子装好茶?我们修道之人,玉罐才保得住灵气么!”张华又凑到杨鸣耳边咋呼。 杨鸣懒得给他解释,幼蕖却是含笑接口道: “玉罐自然是好。张师弟想来平素是不理会这等杂事的。据我所知,醉风露是越陈越香,玉罐胜在保鲜,陶罐却有利于酿陈。兼之火烧陶泥成具,这泥中的微弱火性可助鲜爽滋味,故而存放醉风露这种陈茶最好。” “这样啊……” 张华笑得一点也不尴尬,他从来喝的茶都是别人泡好端到嘴边的,哪里管过茶叶如何存贮?方才不过是看杨鸣这半日对他脸色有些淡淡,硬是没话找话说罢了。 杨鸣倒是略显诧异地看了一眼这位上清山的来客,方才这品茶的话极在点子上。 她见幼蕖衣着普通,举止毫无傲气,平和得紧,虽然气度不错,但想来那也是上清山育出来的。这等出身普通,有幸加入名门大派的弟子她也见得多了,虽后天努力加上宗门烘托,是出了不少拔尖的,但底蕴还是多不如世家出身。 底蕴是什么? 不是功法、修为、进阶快慢,而是眼力、心胸、见闻,乃至衣食住行的细节讲究。 杨鸣在四明道会比剑过后自然也听人议论过上清山李幼蕖的来历。 这位李幼蕖虽然师承白石真人,但凌砄去时她年纪也才十四左右,也无家族来接回,听闻少清山一山都是孤儿,她的出身应该也是差不离。 本以为她在修为、剑术上超群一些也就罢了,毕竟白石真人真正是剑术天才。可这生活养育,这气度心胸,竟然也养得这般好么? 杨鸣有些看不透李幼蕖了。方才这番话,她说得平平常常,说完还有些腼腆,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