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18章 (第3/3页)
究命令。 没办法,超大号火箭研究起来实在太困难了,不是点火发射的问题,而是精准度和飞行距离的问题。 见火箭部门那边研究了许久,都没有搞定,朱瞻圭脑子一转想起了后世的卡秋莎,便直接给火箭部门改变了命令,让他们把火箭弹缩小,放到战车上用轨道发射。 反正目前是解决不了精准度和射程了,就干脆来个范围打击得了。 一颗打不中你,老子用一群砸,总可以把你给砸死了吧。 而且目前各世界的军队还是以方阵为主,这种密集射击的火箭炮,有没有精准度,还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飞到敌人头上落下去爆炸就行了。 精准度这玩意儿,以及更高大上的导弹,还是等以后后来人慢慢研究吧,现在大明喜欢火炮覆盖,虽然这样烧钱,但确实很爽。 俗语言,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火力覆盖,有什么家底就玩什么玩意儿,只要能打赢仗,怎么样都行,损失的钱大不了从敌人那里再捞就行了。 只要能是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要说二战时期那些武器装备,以大明现在的技术,什么东西最容易仿照,那无疑就是卡秋莎火箭炮了。 这玩意儿看似高大上,其实原理非常简单,宋朝时期研究的火箭,就跟这方面技术非常相似。 唯一让大明工匠营有些为难的,就是现有的火药推进力度不太强,火箭弹飞出的距离不够远。 如果要是加大火药力度,那投入方面也会加大。 后来还是一个新入火箭营的工匠提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放弃用火药推进,改用其他燃料推进。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工匠火箭营的人在一起琢磨了一年多,终于搞出了一种新型的推进燃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