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四六章 怎么回事呢 (第2/4页)
李文军回答:“需要大电流,所以要配备很大的蓄电池,如果现场有电源就更好了。周围还不能强交变电磁场,比如大型电磁铁、变压器;这个是显而易见的。环境温度在负十摄氏度到四十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小于百分之九十。” 专家丙:“准确率有多高。” 李文军:“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可以多次测定校准结果。也可以用一个已知钢筋数量的物体来校准。” 专家丁:“诶,这个好办,下面好多之前修路废弃的钢筋混凝土桩子,用那些检验一下就知道了。” 专家戊:“走走走,去试试,要是这个仪器管用,我现在就跟李文军同志订购一台。我们太需要这个仪器了,探伤,验收什么的都能用得上。” 专家甲:“是的,我也很需要。” 几个专家像孩子拿到新奇玩具一样,迫不及待拿着仪器围着路边一个钢筋裸露在外面的柱子测了起来。 打开仪器,用那个仪器的探头对着柱子,“比比比”响了几声后,仪器的屏幕上便显示出波浪线,然后一张钢筋分布图就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专家换了个方向测了几次,最后仪器自行校准,给出了钢筋分布图。因为实际的真实情况就在眼前,一眼就能看出仪器测量结果很准确。 专家们发出感叹,又换了一根测了测,结果一样准确。 如此连续测了五六根,大家才信了。 陶路遥趁着专家们测柱子的时候,问陶光明和李文军:“怎么回事。” 李文军低声在陶路遥耳边说了几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