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伪君子_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边总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边总制 (第3/4页)

若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杨一清仍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刘瑾。

    文人的风骨有时候看起来荒谬可笑,然而有时候却可敬可叹,国朝百余年,从来不缺文人士子壮烈徇公义,慷慨赴悲歌。

    马车行到朝阳门前,杨一清下了马车,掏出了官印腰牌以及吏部调令公文,这些都是入城的必要程序,百姓要检查路引,官员则要检查调令公文,这个规矩源于太祖朱元璋的小农思想,为求社会的繁荣稳定,百姓就不要闲着没事到处跑,官员更不要跑,想出去走动走动,拿路引或公文来,朝廷允许你走动你才能走动,朝廷不允许,你不能瞎跑。

    唐宋之时武人盛行于道,有人即是江湖,而到了大明却甚少武林江湖人士活跃,除了统治者“侠以武犯禁”的认知以外,大明的路引制度也是制约江湖人士的重要原因,试想某江湖大侠与某门派掌门约战某城某地,江湖沸腾,侠魔鼓舞,正邪两派高手纷纷蜂拥赶来观此世纪之战,结果一大帮人走到城门口被官兵团团围住,不论正邪善恶忠歼,全部拿入大牢,罪名是没有路引兼聚众斗殴,关牢里先抽一顿再说……

    …………

    …………

    杨一清的调令公文很齐全,交给守门的官兵后,却不知怎的引来了几名穿着圆帽褐衫的西厂番子,番子拿着公文仔细瞧了半晌,眼睛盯着杨一清,目光不善。

    杨一清暗叹口气,该来的总要来。

    番子看过公文后将它塞入自己怀里,倒也客气,朝杨一清抱拳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