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7 (第2/4页)
重启丝绸之路,所以这丝绸织物的储量准备必须得提前进行。” 这话一说出来,工部的两位大佬交换了个视线,右侍郎温和的询问他是从何得出的这个结论。 “下官是从邸报上分析出来的。再加上这些年虽然偶有天灾,但总体来说,依然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因此上,如何增加国库收入,增强我朝对外的影响力就是重中之重了。相较于边市互市,重启丝绸之路的代价最小影响却是最大,且还能用我朝的各种精美丝绸瓷器,换回来西域各国的金银珍宝,增加国库。” 他给出的资料条理分明,表格也是一目了然,连不太懂这些的右侍郎都能看得明白。 “且这并不是推行天下,而是在京郊三县进行试点,若是可行,再推广不迟,若是收益不如预期,这三县也没有任何损失。” 他就不信一趟丝绸之路走下来,连个民间集资都还不了。 其实最是一本万利的还是海上丝绸之路,但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尝到了甜头,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 今年因为天时不好而致使蚕桑减产,想要赶在朝廷下令重启丝绸之路前储存足够的丝绸织品,今年秋冬这两季不可能白白浪费掉。 其实傅子寒提出的工艺改进是古人早就实施过的,只不过是被他有效的糅合到了一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流程。而这套秋冬时间都能不停工的流程依靠的基础,就是傅子寒提出一定得修建的工坊。 如果这份提议能够实现并符合预期结果,那么傅子寒必定又立大功,到时候圣上肯定得嘉奖于他,升官是肯定免不了的。 只有他表现出了向上的潜力,他家立文才能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