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_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有人说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有人说过 (第19/25页)

   之前百年,一切山上事务,按照大骊御书房常例,几乎都是国师崔瀺一言决之。

    只说从大骊先帝到现在的皇帝宋和,反正都是事先知情,也仅仅是知情了。

    比如今天全部拿到台面上的提议,其实陈平安早在遂安县村塾那边,就已经跟皇帝宋和通过气,双方一边散步一边详细聊过,陈平安会解释为何如此,各自利弊何在,短期优势与长远的隐忧,与之相对应的后手方案,在不同的阶段,如何查漏补缺,如何更换方针,陈平安都有相关的阐述。

    陈平安并不清楚师兄崔瀺是怎么当国师的,又是如何与历代大骊皇帝相处的。

    只是以诚待人。

    “难就难在成败互因,理无常泰。但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案,说简单很简单,就是不断纠错。说难也是登天难,若是任何一个国家、朝廷和君臣,出现问题,都能解决问题,何来国祚断绝,改朝换代。所以不是崔师兄订立的规矩,就一定不能作任何更改。”

    “如果一项政策到了不合时宜的地步,到了仅凭细节上的调整,框架上的修缮,都已经无法解决某个症结的关键阶段,那就别无他法,只能推倒再重建,同样是一种纠错,无非是力度更大。”

    “任何一项需要拿到小朝会去反复讨论的重大改革,都是在用药。但是那些不分大小、有错纠错的举措,才算一日三餐的饮食进补。”

    等到皇帝陛下都认可岑文倩,那么关于钱塘长任命一事,就算敲定了。

    今天议事,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的长春侯,松了口气。

    杨花用眼角余光看了眼那个青衫男子。

    姜尚真默默记下,打算回到落魄山,将这个细节,与小米粒说一说,他绝不添油加醋就是了。

    皇帝望向魏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