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远行 (第11/12页)
扫地老人,沐浴更衣后,来到齐先生书房外,席地而坐。 老人开口询问一个关于“春王正月”的儒家经典之问。 齐静春会心一笑,为之解惑,讲述何谓春,何谓王,何谓正何谓月。 这就是儒家各大书院特有的“执经问难”,课堂之上,会安排有一位“问师”,向讲学之人询问,可以有一问数问,十问甚至百问。 这一场问对,发生于齐先生和老人的第一次见面。 那已经是八十年前的陈年往事了。 不过当时齐静春是询问之人,回答之人,则是两人共同的先生。 老人问完所有问题后,望向齐静春,“可还记得我们去往山崖书院之前,先生的临别赠言?” 齐静春笑而不言。 老人自问自答,“给我的那句,是‘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给你的那句,是‘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老人突然激动万分,“先生对你,何等器重,希望你青出于蓝!你为何偏偏要在此地,不撞南墙不回头?为何要为一座小小城镇,不过五六千人,就舍去百年修为和千年大道全部不要?!若是寻常读书人也就罢了,你是齐静春,是我们先生最器重的得意弟子!是有望别开生面、甚至是立教称祖的读书人!” 老人浑身颤抖道:“我知道了,是佛家误你!什么众生平等!难道你忘了先生说过的明贵贱……” 齐静春笑着摇头,道:“先生虽是先生,学问自然极大,可道理未必全对。” 老人被震惊得无以复加,满脸错愕,继而怒喝道:“礼者,所以正身也!” 齐静春笑着回复一句,“君子时诎则诎,时伸则伸也。” 看似无缘无故,隔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