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戏子? (第1/4页)
电影这种东西其实从诞生到被评价为第七门艺术,很矛盾。 因为艺术向来曲高和寡,而电影制作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不可避免的,需要通过放送得到大众的喜爱,从而收回成本,乃至盈利。 没有人希望自己电影,哪怕是最自私的导演,他也会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被大众喜欢,能够卖到好价钱。 但问题又来了,大众喜欢的向来是最通俗的东西,通俗这玩意就跟电影的艺术性相悖。 这就是矛盾所在。 通常大导演们在获得商业上的追求之后,会转攻艺术性,或者有了艺术性之后,会试图制作商业性比较的作品。 很正常,人总要有点追求。 冯晓刚就是这样的导演。 人家本来的IP属性是冯氏喜剧,估摸着觉得上了年纪,或者资历到了,当初压着他的那帮人死的死,退出的退出,他可能觉得这种时候,如果不做点什么名流影史的作品出来,会对不起自己。 所以他就做了! 《一九四二》,不错的作品,可以看得出冯晓刚具备很强烈的历史敏感性,也具备大导演的责任感! 很少有导演愿意拍这种不讨好观众题材的电影。 姜温曾经干过,拍了部《鬼子来了》,可惜,被禁拍了。 张一谋也这么干过,拍了部《活着》,整部电影也被禁了! 现如今大部分导演都想赚大钱,脑子里想的都是电影票房,尤其是张一谋也一心扎根在商业大作的时候,中国影坛总的有个人愿意告诉所有导演们,电影不止只有商业片! 如果冯晓刚沿着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