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钢琴的3650个日子_第9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 (第4/4页)

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音乐的转折点。同一时期的两个重要作曲家,前者被誉为“浪漫主义最后的钢琴巨人”,音乐自带贵族气息的浪漫,后者则是面向现代主义的作曲家,作品充满激-情和冲突。

    两位作曲家年纪不过相差两岁,却代表了俄国音乐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一个身披浪漫主义的荣光,作为最后的霸主镇守浪漫主义音乐的光辉,另一个则迈向了新时代,掀开新时期音乐的序幕。

    王曦年轻的时候就是在莫斯科音乐大学毕业的,在俄国那个人均挂上艺术buff的国度杀出了自己的名声,后来在德国进修,是现代德奥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琴风既有俄国音乐的大气场,又不乏德奥音乐的细腻,集两家之长,不乏温润,广受乐迷喜爱。

    他演奏的俄国作曲家作品也是这样,既有作曲家原本的大气蓬勃,没有失去粗狂线条的美感,又补充了细节的缺失,像是给汽车加上了润滑油,本来吭哧吭哧前进的小汽车一下子无比顺畅的运作起来,各个齿轮贴紧配合,生涩之感荡然无存,让坐在车上的听众非常安心,并且期待起了路途上的风景。

    简一鸣听过王曦的演奏次数也不少,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他的目光牢牢锁在台上唯一的主角身上,听众的咳嗽声、窃窃私语、摩擦等各种声音都从他的听力范围之中消失了,只有王曦的钢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