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3  (第3/4页)
娶呀。”    胸前传来一声沉闷的笑声,青年的神色慢慢舒缓下来。    他轻轻环住他的姑娘,在画室里像是和着一曲极慢的舞曲般,与她点地微晃着。    “世上最好的姑娘,世界再难,时间再长,我也愿意陪你去等你的曲子签上‘范妮’这个名字的那天……    去做你想做的事,我永远都在你身边。    就像门德尔松先生们反对我们在一起,你也愿意等我拿到皇室画家的工作证明自己一样……    我的爱在你那——别人觉得这种事出格,但在我这里,只要你是范妮,你做什么都是对的。”    *    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先生,自在波兰什切青完美上演后,本应春风得意,成为最快乐的那个人——毕竟这首序曲的亮相,便获得了无数赞誉和鲜花。    但最近闷闷不乐的人的确是他,甚至他的情绪还隐隐有些暴躁。    原因正是作曲家在回柏林两个月后,他的歌剧在柏林剧院上演失败——这也是这位天才少年,自踏上音乐这条道路起,第一次面临失败。    或许这种失败是有征兆的:在菲利克斯动笔写时,就曾因这部歌剧和柏林剧场的总监蓬蒂尼爆发过一次争吵。对方傲慢地要求作曲家对配乐进行修改,并抱怨它缺少“伟大的思想”,一直拖到他从波兰回来后,才慢吞吞准备上演。    不过或许和剧本呈现的那样,事实的确令人难以满意。菲利克斯甚至在表演还未结束,就冲动地从剧场里悄悄溜了出来。    看看听众——他们大多都是门德尔松的亲友们,再听听那些批评——尖锐不留情,还充斥着反犹的声音。    最让作曲家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