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4章 (第2/3页)
是几幅极为简易的图像。 那么更早的“天皇氏”又要如何留下《连山》与《归藏》两部书籍呢? 尤其还有一些史书中提到,《连山》有八万言,《归藏》有四千三百言,那八万言哪怕放在后世的纸质书籍中,也得是厚厚的一本,若是方才没有行程文字体系,只能用图像来记录的远古时期,那恐怕搬来一座山也不够记的。 哪怕只有四千三百言的《归藏》,就算使用汉朝依旧占据主流的简牍进行抄录,最少也得使用几十卷简牍。 所以《连山》与《归藏》如果果真像传说中的那般是在远古时期成书,绝对不可能使用普通的载体,那根本就不现实。 除此之外。 还不得不考虑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问题,就像吴良此前探寻过的“经脉发现之谜”一样,易学亦是一样的道理,这玩意儿总得有一个发现的过程与方式,那么“天皇氏”又是怎样在没有任何基础与先驱的情况下发现的呢? 而现在。 仔细拒绝这华佗的经历,吴良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经脉的发现”极有可能起源于那种寄生在人体经脉中的神秘小虫,那么“易学的发现”有没有可能与建木的果实有关? 或者说,面前这建木的果实便是《连山》与《归藏》本身,它们本来就不是书籍,只不过随着书籍逐渐成为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才在流传的过程中被人们先入为主曲解成了所谓的书籍。 毕竟华佗在服下建木的果实之后,才过了这么一会便忽然悟出了这几方小世界的本质,并且说出了“绝地天通”的本质…… 在这个过程中,建木的果实起到了像书一样的传递知识的作用,只不过不是用眼睛去看的方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