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节 (第3/6页)
但凡还有人在旁,两个人的气氛也不至于如此……尴尬…… 打破尴尬的最好办法,就是没话找话。 显金想起乔山长出的阶段性作业,便随口道,“……让我写‘论学’,不拘形式、不拘内容、不拘好与不好,就写我怎么看待这玩意儿。” 听到显金用“这玩意儿”代指读书,陈笺方不免失笑,声音照旧压得很低,像是怕吵醒老宅里睡着的家丁,“论学,这题太大,写文章的话,需找准切口入题。” 显金也是这么想的,点点头,“我预备从学与行来入手。” “知行合一,主张求理于吾心,十分典型的心学理念。”陈笺方点点头,说起做文章,他可就不困了,“可惜如今,国子监受内阁影响颇深,我离开时无论翰林也好、内阁也好、太学也好,皆信奉朱夫子的‘先知后行’。” 归根到底,是心学和理学的争议。 显金记得明代有个时期,读书人们围绕,朱熹、陆九渊与王守仁分别坚守的理学、心学,先知后行还是知行合一展开了十分激烈的斗争…… 如今也有? 显金笑问,“我看乔山长,也是心学流派。” 十分任性,且顺其自然。 陈笺方轻笑颔首,“乔师,十分不惯‘徒悬空口耳讲说’。” 也就是反对先学了再干的理论。 显金再问,“你呢?姓理还是姓心?” 陈笺方深深地看了显金一眼,隔了半晌才轻轻摇头,“主考官姓理,我就姓理;主考官姓心,我就姓心,我不过小小举人耳,尚没有站队选边的自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