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_第八十二节 术法,科学,改良,革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节 术法,科学,改良,革新 (第3/5页)

不可能只是给江烽送上一个武宁节度使加彭城郡公头衔那么简单。

    控制地盘骤然扩大,难道说你就不对朝廷有些供奉孝敬?天下没有这道理。

    只不过这具体的协商,就只能是薛通来和赶到徐州的陈蔚和杜拓来谈了。

    **************************************

    漫步在城墙上,江烽负手眺望北方。

    传说尧封彭祖,彭氏便立国于此,彭城因此得名,大禹治水时,铸九鼎,而徐州的山川河流风貌便铸于鼎上,《尚书·禹贡》更是明确将徐州列为九州之一,徐州之重要性可想而知。

    自汉以来,这里就是铁官所在,东汉是更是成为著名冶铁中心,而终唐一朝,徐州的冶铁业都冠甲于中原,与南阳、沧州并称中原河北三大冶铁重镇。

    不过江烽查看了徐州铁官的冶炼情况,仍然是以传统的木炭作为原料来进行冶炼,总体来说规模小,产量低,质量也乏善可陈,但即便是这样,徐州仍然稳居时下中原三大冶铁中心的第二位,仅次于南阳。

    让江烽有些担心的是从无闻堂那边获得的情报称,契丹人辖地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冶铁炉。

    江烽有些印象,前世中辽国的冶铁业就相当发达,不逊于北宋多少。

    无闻堂的情报显示,契丹人的冶铁业发展之所以如此之快,主要就是得益于从沧州那边偷盗技术,甚至采取绑架、收买的方式将沧州的冶铁工匠艺人强行掳掠到平州、蓟州,所以现在平州和蓟州的冶铁业发展很快,这从契丹人现在身上披戴的盔甲和所用的武器就能看得出来。

    相比之下,徐州这边的冶铁业反倒是因为频繁的战乱和时酆安于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