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节 术法,科学,改良,革新 (第4/5页)
状,使得徐州的冶铁业没有长足的发展。 这一仗打下来,基本上算是把之前的所有积累给打没了。 寿州的粮食积蓄几乎被消耗一空,哪怕从纳辛和卡里姆那里贷得了大量钱银用于收购粮食,这一进一出赚了不少,但是对于这一场战事来说,仍然是不敷使用,好在还有一个能支应的出产大户——寿州窑。 但就算是这样,这一场战事打下来,淮右也玩不转了,这也是陈蔚给江烽下的最后通牒,再打下去,那就只有破产了。 现在拿下了徐州和泗州,只能说是勉力维系,但如果想要图谋兖州,以及已经纳入的沂州,这就又要投入不少,起码为了确保这两州的民众不至于大规模向南逃难,就还不得不在寿州、浍州和庐州、濠州甚至还要到和州和滁州去收购粮食北运,否则结果就会和朱茂一样。 打仗就是打钱,古今一样。 虽说通过淮南粮仓和寿州窑这两大法宝赢得了纳辛和卡里姆这帮波斯胡商的信任,才得以这正把这场对吴杨和徐州的战事维持下来,但江烽清楚,面对兖州和沂州的泰宁军整编,以及要维系兖州和沂州未来一年的生计,那么光靠波斯胡商已经不行了,这会是一个海量的钱粮需求。 所以要解决这个钱银需求的问题,必须要寻求其他的来源。 江烽深知淮右的根基太过薄弱,别说与大梁和大晋相比,就算是与南阳、潭岳甚至现在的李吴相比,都还逊色不少,自己现在看起来很强壮,但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形容头重脚轻根底浅,稍有不慎就会翻船。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一个稳定的财力基础。 之前用浍寿二州作为粮仓的这一美好愿景加上寿州窑这一实打实的摇钱树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