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六百七十六章 三封电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六章 三封电报 (第6/7页)

方式,谁网里捞的鱼归谁所有,倒在谁的包里就由其出售或加工。到了分红的时候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按海上收入分红,地里的收入归各自所有;另一种是海上一人算一份,地里算三份。

    看到这里,赵新忍不住拍案叫好。孔绍安看来是动了不少心思的,把他放到胶东这步棋是走对了!

    在电报的最后,孔绍安除了提到中元节开始出现的匿名揭帖,还说了一件事,那就是治安警署最近在胶东四县的市面上发现了不少新出炉的假铜钱,既有锤扁钱也有砂钱。这让赵新顿时心生警觉。

    别的事赵新都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可具体到经济和货币问题,北海镇的穿越众里比他更懂的还真不多。

    所谓的「锤扁钱」,就是把两枚当一文用的京墩小钱用锤子锤击,使之变大,然后在每串制钱里掺上几十文,不仔细检查根本发现不了。至于「砂钱」又称沙板钱,用铜铅配铸而成,但其含铜量比制钱要少很多,且外形更加轻小。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剪边钱」、「铅钱」。剪边钱每剪官钱一文所得的铜材,可铸小钱2~3文,被剪的钱依然可抵大制钱一文流通。而铅钱在南方很多,闽粤一带历来就有造铅钱的技术,巴城种植园过去使用的铅钱就是源自于此。因为铅价只有铜价的五分之一,造假者之后还会用胆矾、姜黄水、麦糠等物铸染成黄色,以防在掺用时被人识破。

    北海镇虽然占领了胶东四县,可在货币领域不可能完全和满清隔绝,民间依然流通着大量的铜钱和白银,和北海银元、铜元并行。比如像郭玉和曹贵福那样的,发给他们的薪水虽然是银元,可他还是会换成铜钱用于日常消费。

    而且岂止是胶东,济州岛安平港那里也存在大量的铜钱交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