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母子_第七百三十三章 价随风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三章 价随风涨 (第1/4页)

    大宣的运输问题仿佛突然间变得严峻起来。

    中秋节前后从北往南逐渐进入秋收,而一些作物早在八月初就开始进行收割。

    相应的,各地漕运也跟着进入紧张运作时段,可是,作为官方的主要运输形式,此时的漕运主要用来运输粮食,其他物资相对较少。

    国战后的几年,全国人口增加,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可是没有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一辈子活动半径不见得超出十里地的百姓是感觉不出太大变化的。

    各地的私营运输业务蓬勃发展起来,与漕运遥相呼应,百姓到了冬季有棉有毛能够御寒,只以为是自己攒够了钱能买到,并没有想过运输上有何便利。

    今年也不怎么了,说没货就没货,有货的也死命涨价,生怕别人买似的。

    可如今听说,棉毛都大幅度涨价,他们又回到了买不起的境地,不禁要抱怨物价、抱怨官府。

    至于为什么会涨价,现在也知道了,因为没货。

    “怎会没货?不是到处都开始种棉花了吗?”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百姓们讨论的就是这个。

    平日对皇城的八卦、官员的隐私都敢讨论的京都百姓,大事、政事他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可面对物价飞涨,关乎自身利益的事情,必要刨根问底。

    “种是种了,运不进来啊!”商家们这样回答。

    “怎会运不进来?那以前是怎么运进来的?”百姓们觉得商家的这种答复完全就是给涨价做借口。

    “你问我,我问谁去?”商家也不耐烦回答,一个两个问,还能陪着笑脸回答,来的都是客嘛,不好得罪顾客的。

    可不管谁来了都要质问这么一通,咋地,我该你的?我欠你的?你是衙门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