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将军生存手札[古穿今]_分卷阅读28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3 (第3/4页)

,剩下的秀春全卖了出去,卖多少钱不是重点,晚上秀春坐台灯下数花花绿绿的票据,零零碎碎加起来十五尺的布票,五斤多棉花,还有一大叠工业劵。

    “明天就去扯布,拿裁缝店给爷爷奶奶他们做棉袄,羊毛线也再称点,给旦旦和菜团织件羊毛衫,苗苗哥,我看你大衣都旧了,再换一件吧。”

    “先给他们买,我买不买无所谓。”三十多岁的男人了,对外貌关注度远不及二十多岁。

    “你自己再买两件。”陈学功叮嘱她,想这个想那个,就是没想自己。

    秀春没把陈学功的话放在心上,转天就给他们丈量尺寸,扯布做棉袄……

    进了十二月份,随着三中全会的召开,各大报纸铺天盖地报道,关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头脑灵活的人已经抢占了先机,让居民最早察觉到起了变化的是小商贩,原本偷偷摸摸的小商贩们,眼下光明正大的把菜担子往路口一放,卖完为止,甚至有的还吆喝起来,虽然还是有斜眼不啻,但一点也不影响人家挣钱养家。

    菜团现在坐家都能听到走街串巷吆喝卖糖葫芦的声音,每次听到她都要管太太要两毛钱出去买两根。

    先前修缮好的小四合院总算派上了用场,陈老太他们不再挎着篮子出去卖,而是把地点给固定了,每天早上在门口支一条大板凳,上面放两口藤框,雪白的笼布垫在里面,热腾腾的糖饼边烙边卖。

    一口藤框放芝麻糖馅,一口放花生糖馅。

    在此之前,首都居民没有吃糖饼的习俗,陈老太等于是把泽阳的习俗带到了首都。

    卖糖饼的老太太在这一片地区早就穿了开,一传十十传百,现在要排队买才能买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