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妙锦传_第〇三一回 野和尚出仕篡度牒 罪解元进京引传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〇三一回 野和尚出仕篡度牒 罪解元进京引传奇 (第3/9页)

去。

    但细细回味诗意,却别有洞天。前两言不过同用了一个“何”字依次略改了南朝陈徐陵的《出自蓟北门行》中一句“燕山对古刹”和唐朝李贺《咏马》中那句“燕山月似钩”。因此,这二言俱为明知故问,答案自然明了,皆乃“燕”字,正是朱棣封号。

    这分明就是在暗示朱棣,面前这和尚就是奔他来的。诚心可见!

    至于后两言,乍看似有山头罩雪之象。然其隐意,可惊天地。姑且不说这“白帽”有何特别,单说这“山王”,本是佛门用语,即为法象中最高之山。结合头二句,在姚广孝心里,这“山王”当然就是燕山了。更是暗指诸王如山,燕王当首。偏偏后两句又以哑谜中惯用的拆字之法,为这“王”戴上了一顶“白”帽子。诚心可见!

    不难看出,这和尚盖世的才智和巧取的本事十分了得。居心可见!

    朱棣又是何等精明之人?此中深意自然通达。于是缓缓抬头细看过去,竟见那和尚天仓上府满红光,螣蛇寿带笑微扬。鱼尾jianian门威不露,左右悬壁平四方。

    再说朱棣,看过此人,那神色更是满心惜爱映福堂,平空喜上左右厢。暗将达意汇通衢,豪气直冲兰台上。

    二人四目相交须臾,朱棣自把那度牒装进袖袋,若无其事地去了,这姚广孝便相距三步跟随其后。

    众王遴选僧毕。朱福又作唱仪,请诸王侍僧至法坛受领《庄严宝五》、《真空明义》、《文殊》经宝抄本,宗泐授法。

    众人本以为,至此诸事应毕。却不料,随后奉先殿门瓮声而启,朱元璋携朱允炆步出殿来。后头又跟随礼部尚书刘仲质和十余个须髯皆白、手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